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连云港钢结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人类社会发展史与生产工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生产工具的变革,反映出生产力的进步和提高。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必然改变着落后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进步。

人类进入铁器时代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尽管社会已发生多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类进入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年月,但与生产工具密切相连的主要材料还是钢铁,我们依然处于铁器时代,钢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旧处于最重要的材料地位,依旧是经济命脉。作为制造业,无论是低端、中端、高端,主要和钢铁打交道。制造各种机械设备的工作母机的工作部分,基本上是钢铁制造。

二、钢铁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解放前我国只有几万吨钢,日本有百万吨。仗着这个战略资源,小小日本发动了对我泱泱大国的侵略。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所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建国初期就牢牢抓重工业,抓钢粮煤棉。没有重工业,没有钢铁,就没有国防。钢铁业在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长时期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钢铁适用于建筑、机械制造、筑路、建桥等等,作为美国经济核心工业的钢铁、汽车和建筑业一直是美国三大支柱产业。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产业等已成为美国新的支柱产业,但以上传统的支柱产业依然占有一定的地位并继续发展着。

三、我国钢铁工业和钢结构的发展

我国虽不是最早开发钢铁业的国家,但在明代中期以前,在铁冶技术和钢铁产量及其应用上一直领先于世界,作出过特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为主,我国钢铁工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期间我国有不少钢结构工程,主要是大型重型厂房。1955年成立重工业部黑色冶金设计院、西安冶金建筑工程学院、重工业部建筑科学研究院,为钢结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旧中国很少有钢结构。在日本占领下的东北有不少重型钢结构厂房。作为西方冒险家乐园的上海有一些钢结构,如上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上海国际饭店(高83.8米)、百老汇大厦(76.6米)、中国银行大楼(69米),还有外白渡桥。杭州有茅以升设计的钱江大桥。但这些钢结构大多由外国公司总包施工,钢材也来自于西方。因此,旧中国根本没有钢结构行业。

事物的发展有其内因和外因,而且内因是第一位的。资源、工艺、设备、技能;冶金科技的进步是钢铁生产力崛起的第一主导因素,是科学持续发展的基础。1958年的“大跃进”和“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违背了钢铁工业的发展规律,至1970年,我国钢产量均不到2000万吨。

钢铁不足,限制了钢结构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基本建设采用了“限制用钢”“节约用钢”的国策,钢铁只能在大跨重型的特批重点工程和援外工程中才能采用一点,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混合结构中也控制用钢量,甚至以竹筋代替。钢铁的奇缺,极大地阻碍了钢结构的发展,所以在改革开放前,我国也很少钢结构,还形成不了钢结构行业。

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需求,吸收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钢铁工业得到高速发展。1996年我国钢产量10124万吨,占世界75000万吨的13.5%,开始占据世界第一位,至今有17个年头。2012年的钢产量已达7亿吨,占比45.97%,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也为我国钢结构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正是改革开放,经济建设,钢铁工业生产了大量的钢材,满足了各行各业持续高速发展的需要,满足了形成和扩大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建设的需要,建筑业得以蓬勃发展。钢铁有了,不再“限制用钢”“节约用钢”,而是“合理用钢”“优化用钢”。随着国外钢结构工程和技术的引进,以及国内对中小剧院、会堂的需求和我国学者对网架结构的开发研究,建筑钢结构逐渐兴起并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个具有建筑业和制造业特征的特殊的钢结构产业。钢结构由于其自身的优点:高强轻质,可以工业化生产,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得到了普遍应用。上世纪末,在单层工业厂房(仓库)几乎全部取代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在大跨度空间结构为主体的体育场馆、机场、剧院、会展中心等公共建筑,也几乎都采用了钢结构。高层、超高层,特别是具有地标性的高层建筑正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钢结构。近年来钢结构也进入了市政工程、桥梁工程、住宅房地产业等所有建设领域,钢结构的应用和发展空间十分宽广。

2011年我国钢结构产量超过3000万吨,随着城市化的继续推进,低碳、绿色、四节一环保的强力要求,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整个国民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和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我国钢结构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四、钢结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伴随着钢铁工业发展而诞生的钢结构,从一开始起就显示出了它的独特作用。钢铁需要通过其制品才能服务人类而产生价值,而其制品大多和钢结构联系在一起。钢结构涵盖建设的各个领域,不仅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还包括铁路、公路、桥梁、海洋、电力、通信、船舶、汽车、飞机、工程机械、设备管道等,按结构体系分类的轻钢、重钢、高层、大跨空间、塔桅等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钢结构既是建筑业,又是制造业,有着二业的特征。二业都是伴随钢铁而兴起的支柱产业,钢结构是二业的一部分,既保证着二业的支柱产业的地位,也由于对钢铁的大宗需求反过来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同样保证了钢铁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钢结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就显示了出来。

钢结构是建筑业中科技含量最高的一部分,率先进入了工厂化、机械化、自动化、装配化、信息化、产业化,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样板,对改造传统行业有着标杆的作用。

钢结构行业兴起和发展以来的直接贡献如下:大跨钢结构解决了大型体育场馆的功能要求,为2008年北京奥运、广州亚运、深圳大运提供了所有场馆,使它们获得了成功举办;大量的人流、物流需要超大规模的机场、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中心,钢结构保证了它们功能的实现,各地的机场、车站、交通枢纽中心大多采用钢结构,它为航空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交通大动脉的铁路、高铁、公路、高速公路已出现很多钢结构,其中桥梁、高架采用不少,正在作出更大的贡献;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管道钢结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为主体的国家电网,大多采用钢结构杆塔,跨江跨海杆塔,最高达375米,单塔用钢量7000吨以上,多个超越世界之最,为经济建设持续发展,提供了能源保证;港口、码头建设和有关设施如门式吊车、塔吊等港口机械,还有集装箱,都是钢结构,它保证了我国拥有吞吐量排在世界前列的多个港口,保证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稳步持续地增长;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和建筑一样,都是用各种材料和配件、通过各种机具和工艺制造起来的一个宜于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休息的符合结构原理和安全要求的人造空间,无非建筑固定于地基基础成为不动产,而汽车、火车通过叠片弹簧、轴承、轮胎作用于路面和轨道,轮船通过船壳传力于水并与浮力相平衡,飞机则是空气动力学的问题,无非更为复杂而已,所以它们也是钢(金属)结构,为人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的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也是钢(金属)结构;钢结构已对海洋经济发挥作用,钢结构海洋平台已在探矿和采油方面广泛应用;在利用新的清洁能源方面,钢结构的风电塔架包括其风轮,钢结构的太阳能塔架或支架,是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主要部件;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在各大城市地标性建筑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住宅钢结构已发挥作用,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钢结构功不可没。凡此种种,已充分显示了钢结构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一定的地位。

五、钢铁工业和钢结构的科学发展

钢铁工业和钢结构的发展是互为因果的。没有钢铁工业就没有钢结构。钢铁工业还是钢结构成长和发展的根本内因促进了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是自有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厦门闽船钢构董事长总经理邹鲁建提出钢铁企业进入并发展钢结构,建议将钢结构定位于与钢铁工业互动发展的具有战略协同价值的产业,通过钢结构的发展,带动钢材产品的销售,并在钢结构领域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市场和产品定位,集中力量成为该领域的领军者,或与钢结构企业强强联合,还需要建立灵活的运作机制。

汉嘉设计集团总工方鸿强教授高工建议,钢铁工业与建筑业结盟,这是钢铁业脱困之路。结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资源的储备,有利于钢铁业和建筑业的双业发展。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钢结构协会的领导和专家们更作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为实现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而拼搏”的一系列措施。只要抓住转型升级,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确保内因永不衰竭,钢铁工业一定会摆脱困境,继续创造辉煌。我国的人均钢产量还低于美国和日本发达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钢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发展钢结构,现在是一个最有利的时期。首先钢铁老大哥保证了我们不做无米之炊。我们可以用性价比最优的钢铁材料来建造各类工程,造福子孙。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提倡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活,为钢结构取代传统的落后的结构提供了更多的外部条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还未完成,最近5年将有1亿人口要进入城市,仅经济保障适用房就需2000万套,钢结构住宅的推广使用,会进一步拉动钢材的需求,我们不能让几经挫折经过多年奋斗才获得的世界第一产钢国的位置丢失,要确保这一国民经济最基础的物质和富国强国的战略物资永远富足,不再让外国帝国主义欺凌我们。

钢结构发展的外部条件十分优越,但要得到充分的发展,更需要自己在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上开拓创新,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技术,牢牢抓住标准、品牌,占据其制高点,出成果,出人才,通过内因来强大自己。

首先,我们要继续2005年首届省际钢结构协会联谊会提出的“以钢代砼,推进结构转型升级;以钢代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我们不排斥其他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木结构都有一定的优势,在建筑史上立过不可磨灭的功勋,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不仅继续存在,还有发展的空间。目前需要推动住宅钢结构,政府要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第二,钢结构除了改造传统的建筑业、制造业,更要向尖端和国防工程进发,要研发出适用于极端环境如高水压(深海潜水器)、高腐蚀(海洋、化工)、高温(长期处于80℃以上)、低温(北极南极)、强冲击力(穿透导弹、核爆炸、航母甲板)等的钢结构。

第三,把钢结构作为一个跨越建筑业和制造业的独立产业来发展,并形成从教育、科研、设计、制作、安装、检测到应用推广的整个产业链。教育部要设钢结构专业,培养尖端的和应用型的钢结构人才。福建闽船邹鲁建董事长已在筹建钢结构大学,望各方给予大力支持。

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GDP和人均收入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这一个巨大的需求,为钢铁工业和钢结构提供了很大的机遇,我们的前途光明,我们从事的事业肯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连云港创名钢结构,连云港钢结构工程,连云港钢结构安装